用心守护14亿多人民健康福祉——写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

分享到:

用心守护14亿多人民健康福祉——写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

2022年08月19日 11:41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来源:大河网 网址:http://www.haosiclub.cn/a/zj.sina.com.cn/

播报:

              三是国际化转型发展。  03、精准的市场定位  充足的利润空间  除了硬核产品品质,产品价格往往是决定消费者是否选择产品的关键因素,北京源生号北京二锅头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将系列酒精准定位于大众化价格带,这就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综合性价比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参与设立茅台金石基金,公司首期实缴20亿元;茅台金石基金认缴总规模为亿元。

              公司地处酒都汾阳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以生产清香型白酒为主的,年生产销售白酒300万吨。在旗下产品中,青花郎和红花郎的收入都突破了100亿元。

            她总是经常主动去做一些份外的事,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不需要别人吩咐,能自己去完成。  02、高品质与高颜值相得益彰  进一步提升产品动销能力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个性化、颜值主义成为众多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

              金秋、金榜、惊喜、京城喜相逢......京剧《大登殿》,演绎了茅台1935“喜”的文化底色和“美”的前行方向,由此拉开活动的序幕。咔乐童画1.向咔乐童画公司电话咨询加盟事项;2.加盟前的准备:资金、市场开拓计划等;3.与公司销售主管进行详谈和明确意向;4.公司派员实地考察、节选;5.报请公司总部核实批准、综合评估;6.签订区域经销经营协议\试行;7.按合同及市场拓展计划要求交纳信誉保证金、首期货款;8.店面装修设计、店面装修、开业活动筹划;9.验收\试营业;10.正常运作,长期支持与督导;

          重点推荐:Povo chinês desfruta do feriado do Dia Nacional em todo o país 教学优势:特创少儿口才教育OMO模式,线上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给家长完美交付。啤酒酿造应用微机自动控制,啤酒包装拥有二条德国进口灌装流水线,生产技术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

          Povo chinês desfruta do feriado do Dia Nacional em todo o país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题:用心守护14亿多人民健康福祉——写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

            新华社记者陈芳、李恒、田晓航

            78.2岁——我国最新人均预期寿命。这项反映人民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的提升,离不开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坚守与大爱。

            8月19日,全国近1400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将迎来自己的节日——中国医师节。

            “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和嘱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医务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支撑起世界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用心守护14亿多人民健康福祉。

            大医为民 永恒的追求

            2022年3月,一朵名叫“晓卉”的花,永远定格在了这个春天。

            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原副主任白晓卉在驰援威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

            曾辗转奋战在北京、新疆、河南等地疫情防控第一线,率队创造48小时改造核酸检测实验室的速度……白晓卉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一名好医生对人民的承诺。

            “用生命守护生命,这是医者永恒的追求。”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重症医学专家杜斌,无数次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拉回来。在他眼中,人民至上、生命无价,术与德是最好的衡量。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病房,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中)带领医疗团队查看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情况(2020年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悬壶70余载,已是96岁高龄的国医大师许润三,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谦称“一辈子研究透一个病就行”,许医生帮无数不孕症妇女圆了“母亲梦”。

          2021年9月16日,中日友好医院在北京举行首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拜师仪式。国医大师许润三和传承人在拜师仪式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开的处方价格廉、药味少、疗效好,从不拒绝偏远地区来的患者加号要求……许润三教导年轻医生:“医乃仁术,做医生不能冷冰冰。”

            旁人谈“麻”色变,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却从不畏惧。她创造性地运用新疗法,使数万麻风病患者解除疾苦。

            “让麻风病人都能够有尊严地活着”,李桓英始终与他们近距离接触:病人家的水她仰头就喝;病人试探着同她握手,她就拉着长时间不松……

            平凡的“英雄”,温暖着百姓。我国乡村医生长期扎根基层,为维护群众健康作出贡献。

            在贵州省安龙县苍莽的苗岭高山,少不了“背篓医生”潘凤忙碌的身影。

            一个药箱,一背20多年。山路崎岖,天气恶劣,再远再苦,普坪镇鲁沟塘村的乡村医生潘凤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病人家中。

            “最美医生”潘凤曾有机会在大城市发展,却甘当基层健康卫士。对此,她从不后悔:“让苗乡人不为看病发愁,值!”

            在城市、在乡村,在诊疗室、在救护站,在门诊病房、在实验室里……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和人民好医生。

            自2018年起,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广大医务人员从此有了自己的节日。

          武汉市第一医院部分医护人员在武汉天河机场为广东第14批援鄂医疗队送行(2020年3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医师队伍发展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21年末,我国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398.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8.7万人,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所有医学主要专业,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04人。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己任,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支撑起中国强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敬佑生命 勇攀医学创新之巅

            医务人员既需面对惊心动魄、生死搏斗,也需游走于微毫之间、妙手回春。中国医生努力攻克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不断向医学难题的“珠峰”发起挑战。

            世界屋脊上,一位80多岁的老人带领医学团队,常年跋涉在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天路上。

            他是吴天一,“七一勋章”获得者。扎根青藏高原从医50多年,吴天一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创造了14万筑路大军急性高原病“零死亡”奇迹。

            尽管全身14处骨折、耳朵鼓膜被击穿,耄耋之年的吴天一仍在跋涉,“我要继续和高原病战斗到底!”

          吴天一(前)在青海西宁的实验室内和学生讨论(2021年6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为寻找针刺麻醉最佳穴位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率先在我国开展肺移植手术,50年完成1.5万多例胸外科手术……“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一生为人民攀登医学高峰。

            作为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常说:“‘井底之蛙’做不得!医者每前进一步,就能多救一批患者!”

            老一辈执着的追求,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当作“行医指南”。

            对于大量脊柱畸形患者而言,早诊断、早干预意义重大。然而,脊柱畸形的病因学诊断在国际上一直是空白。

            “病魔把人推向悬崖,没有创新的‘敢’劲儿,我们怎么把他们拉回来?”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骨科医生吴南,十几年坚持不懈探索,与团队一起构建最大脊柱畸形遗传研究体系,揭示先天性脊柱侧凸最重要的遗传致病因素,提出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中国模型”,实现重要突破。

            建设健康中国,一个都不能少。

            诊断难、治疗难、费用高,让2000万罕见病患者身陷困境。如何为他们托起生的希望?

            作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国家级牵头医院,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起建立罕见病多学科诊疗平台,采取“一站式救治方案”,让罕见病患者平均确诊时间从以往的4年缩短到不到4周。

            “始终秉承历久弥坚的创新精神,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不懈打造‘高精尖’的医师队伍,不断推进破解罕见病防治难题的‘中国方案’。”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说。

          嘉宾在北京协和医院学术会堂举行的《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2019年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8.2岁,10年提升近4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发展医学技术、提高医疗质量的艰苦努力。他们用精湛医术和优质服务,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道济天下 书写健康中国的温暖答卷

            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深化医改的方向。

            三明医改,全国闻名。如今,这里又冒出新鲜事:乡村医生为村民看病抓药的时候,会一次开出“三张处方”:药品处方、生活运动处方、饮食处方。

            “面对群众的新需求,我们要想方设法当好健康‘守门人’。要在基层多做‘防’的工作,多做精细化的健康管理。”当地乡村医生孙贤荣说。

          2020年11月18日,居民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医保办咨询、办理手续。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立医为民,医者必须有专业之尊,也要有济世之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说。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年总诊疗人次超80亿,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看病就医问题,远非几家三甲医院能够解决。

            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挥医改主力军作用,书写守护人民健康新篇章。

            全国已布局10大类17个国家医学中心,8个省份试点建设2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组建医联体1.5万个,已开展的7批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

            今年将继续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

            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人才是关键。

            到2025年,卫生健康人员总量达到1600万人,公立医院医护比逐步达到1:2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占到75%以上——最新发布的《“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提出新目标。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只有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放心诊疗、安心执业,才能使患者从容就诊、治疗有序。

            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明确全社会应当尊重关心爱护医师,推动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我国发布一系列规划和指导性文件,从医务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等方面给出顶层设计和规范指导。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是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生命健康的郑重承诺,也是医务工作者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贡献的根本遵循。

            到202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绘就暖心图景。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发挥医务工作者主力军作用,书写让14亿多中国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温暖答卷。

            海报设计:赵丹阳

          【编辑:房家梁】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

          分享:

          收藏

          --

          --

          无障碍浏览